首页 > 使馆信息
驻北马其顿大使张佐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大国外交》节目专访

2024-05-26 18:19

2024年5月26日,驻北马其顿大使张佐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节目在中国之声《正午60分》、《大国外交》等栏目播出,央广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云听APP《大国外交》等新媒体上线了音频、视频和图文报道。全文如下: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日,习近平主席致电戈尔达娜·西莉娅诺夫斯卡—达夫科娃,祝贺她就任北马其顿共和国总统。西莉娅诺夫斯卡是北马其顿首位女性总统,法学教授出身,曾是北马议会宪法委员会成员。她的就任对中北马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

张佐:北马其顿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国土面积2.57万平方公里。马其顿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独立,2019年2月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中北马两国虽然相距甚远,但两地人民携手丝路,跨越千年不断,友谊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贺电中所说,中国同北马其顿传统友谊深厚。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扎实推进,成果惠及民众。去年,两国刚刚庆祝了建交30周年,两国人民间的“双向奔赴”,共同创造并见证了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收到习近平主席贺电后,西莉娅诺夫斯卡总统向我表示,她十分感谢习近平主席向其致电祝贺。她敬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认为中国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任期内将致力于推动两国友好关系与各领域合作。北马国家通讯社也第一时间刊发了习主席贺电内容。

习近平主席和西莉娅诺夫斯卡总统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为中北马关系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中北马关系一定会继往开来、行稳致远,共同谱写两国关系的崭新篇章,共同开创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些年,中国一直保持北马其顿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两国在基础设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合作也取得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北马其顿面积虽小但矿产资源丰富,中北马在这方面的合作前景如何?未来还有哪些重点合作项目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发展并惠及双方老百姓呢?

张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北马虽然从人口、体量上看是一个小国,但两国合作却创下了多项“第一”。中国出口欧洲的第一列动车组于2015年在北马成功开行。首都斯科普里是第一个使用中国产公交车作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的欧洲国家首都,还曾创下中国客车批量出口欧洲市场的纪录。

近年来,中北马两国贸易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2023年中国已成为北马第四大贸易伙伴,并继续保持欧洲以外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中北马矿产出口占对华出口总额的近70%,北马优质镍铁和“斯拉夫白”大理石颇受中国顾客的青睐。

中企承建的基切沃至奥赫里德高速公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建成通车后将推动北马更广泛融入区域和国际互联互通。北马优质葡萄酒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欢迎,北马企业纷纷赴华开展交流合作,北马通过立法率先在巴尔干地区将中医纳入国家医疗体系,国家中医药中心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欢迎,中国长三角—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中心,为北马乃至巴尔干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辟增长新空间。

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两国共同培肓新质生产力,矿产、基础设施、农食产品、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合作未来可期,必将服务各自高质量发展,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近期,美西方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矛头指向中国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新能源产业。对此,北马其顿持怎样的态度?有哪些声音?

张佐:北马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民众和绝大部分企业能够理智看待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此持积极、正面态度,愿意与中方扩大合作、实现共赢。北马年均日照天数超过280天,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使其对进口中国光伏设备需求大、意愿强。目前北马近90%的光伏设备自中国进口,多家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三方合作等方式落地北马,积极参与北马光伏、风电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长期在首都商场展销,当地民众驻足体验。不少北马企业还向使馆表达希望代理销售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事实胜于雄辩。可以说,美西方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在北马根本站不住脚。

推动绿色转型、节能减排、数字经济、生态环保、新能源领域合作不仅是现阶段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拓展未来合作的重要方向,是惠及双方和子孙后代的好事,必将助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最近,多场体现中国文化的活动在北马其顿举办,包括您最近出席的“中国诗歌之夜”活动。请您介绍一下,当地人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还有哪些潜力?

张佐:人文交流是中北马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北马,中国文化极具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你提到的“中国诗歌之夜”活动,是由北马其顿作家协会主席亲自倡议并组织实施的,他在活动中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繁荣世界文明作出突出贡献。

说到人文交流方面的潜力,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两国高校智库往来密切。二是两国文化旅游合作方兴未艾。北马丰富的历史底蕴、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气息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访问北马。同样,北马赴华旅游、经商人数也逐渐超过疫情前水平。三是两国地方交流前景广阔。几年来我走遍北马大小城市,每到一处,市政官员总会向我表达希与中国地方省市加强联系、建立友城的愿望,我深深感到两国友好的根基在人民,基础在地方。

我相信,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两国文化互学互鉴、不同文明交相辉映,将致力于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