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使馆信息
驻北马其顿大使张佐发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创世界更加美好未来》署名文章

2021-10-01 14:49

  2021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驻北马其顿大使张佐在北马国家通讯社网站以马其顿文和英文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创世界更加美好未来》,北马多家媒体予以转载。全文如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华大地的千年之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意气风发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牺牲、创造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是距今2500多年《诗经》中的悠悠吟唱,描绘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小康的憧憬。但是这个千年梦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一步步变为现实。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建设小康就成为中国人民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的宏伟目标,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习近平主席掌舵引领中国实现伟大梦想,2012年郑重宣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全面小康不仅覆盖领域全面,而且覆盖人口全面,同时覆盖区域全面,是实现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从72年前的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建成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能力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面对世界大变局叠加新冠疫情大流行,如期建成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全面小康,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全球减贫事业的亮丽底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取得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减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任务。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减贫攻坚的序幕。从减贫规模看,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8亿多人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从减贫速度来看,2012年以来的8年时间里,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如期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从减贫成果来看,到2020年底全国 832个贫县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接续推进减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促进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世界和平发展的最美篇章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全面建成小康中大力加强环境整治,提前实现对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碳减排目标,并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C919大飞机、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运营,为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带来新发展机遇,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世界和平发展。

  全面小康是惠及世界各国的小康。习近平主席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示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迈向民族复兴,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更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而是既造福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的盛事。新中国成立72年来,从未对外侵略、扩张,矢志不渝倡导互利共赢,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万众一心迅速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并向150多个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向100多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自2006年起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正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大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逐渐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收入国家、再到中高收入国家,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十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5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稳步迈向现代化强国,拓展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民主政治建设新境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充分保障,创造了人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奇迹,这充分说明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中国实行依法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成坚持和发扬全过程民主的完整链条。中国已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将“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务,先后批准或加入26项国际人权文书,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的劫难,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怀揣民族复兴梦想,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聚焦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实现代化,有力地引领着国家发展进步和现代化进程。进入21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中国确立了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华民族从“衰败凋零”变革为“欣欣向荣”、迈向“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将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高远的目标迈进,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