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
2024-04-17 20:25 |
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记者:我们注意到,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局良好。但同时,一些西方媒体仍然关注部分指标数据表现不佳,对中国今年能否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表示怀疑。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总体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全年提升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4.7%和10%,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可以说,中国经济各项指标持续回升,起步稳中有进,实现了今年的“开门红”。 我们也注意到,近期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的声音在增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在增长。亚洲开发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亚开行发布的《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至2025年中国将贡献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46%,将继续保持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基础牢、韧性强、优势多、活力足、潜力大的特点始终未变。即便未来面临一定的风险困难,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也不会改变。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与各国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法新社记者:澳大利亚今天发布了第一份国防战略,旨在应对该国最大的战略风险。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今天上午警告说,中国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采用了“胁迫策略”。他补充说,澳大利亚将加强海军能力。请问外交部如何看待澳大利亚今天发布的国防战略? 林剑: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当前地区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个别域外大国在亚太拼凑排他性“小圈子”,制造阵营对抗,特别是在南海地区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希望澳方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和战略意图,摒弃冷战思维,多做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不要动辄拿中国说事。 总台国广记者:我们看到,德国总理朔尔茨刚刚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此访?中德双方达成了哪些共识? 林剑: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于4月14日至16日对华进行正式访问。在京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朔尔茨总理会见,李强总理同朔尔茨总理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德关系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反对“脱钩断链”,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此访期间,两国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一是对话机制层面,双方同意启动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将于6月举行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建立中德工业减碳工作组;年内召开中德科技合作联委会第26次会议;双方已于近日成功举行中德财政对话论坛。二是务实合作层面,双方将共同落实《中德农业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8)》,年内举行第十届中德农业周;将在中德《关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框架下,推动包括在非开展农业领域三方合作、在亚洲开展可再生能源联合培训等务实项目合作;中方同意解除对德国牛肉、苹果输华限制。三是人文交流层面,双方将加强旅游、青年交流合作,一致同意扩大中德客运、货运航权安排。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问题上深入沟通,强调共同为劝和促谈、减轻危机外溢影响继续作出努力。 访问期间,两国总理同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举行座谈,就双方经济界关切议题交流沟通,并共同见证了双方经贸、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多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德国经济界代表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将坚定不移继续深耕中国,为中德合作贡献力量。朔尔茨总理一行还访问了重庆、上海,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德地方合作情况。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德合作对双方有利,对世界有利。世界越是动荡,双方越要提升两国关系的韧性和活力,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一定位。中方愿同德方一道,以高质量合作应对全球挑战,以高水平交流深化彼此互信,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共同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路透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为了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的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地区进行第二轮实弹演习。你能否介绍中缅边境地区现在的情况?中方仍持续斡旋缅甸政府和反抗力量会谈吗? 林剑:关于你提到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已经发布了有关消息,你可以查阅。中方在缅甸局势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近期美国、欧盟等纷纷指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并称将采取行动。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访华期间,也提出了中方“产能过剩”等问题,称“我们想要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昨天,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时指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无论是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两国都有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双方应该发扬互利共赢的鲜明特色,彼此成就。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中德两国都是以实业立国,都支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双方要警惕保护主义抬头,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多探讨合作。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希望德方为中国企业赴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中方多 |